隨著全球環境污染及能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,發展清潔、低碳、安全、高效 的可再生能源成為改善能源結構、保障能源安全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。 氫能具有來源多樣、利用高效、清潔環保等特點,是構建以清潔能源為主的多元 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載體。近年來,日本、美國、德國等發達國家紛紛加大氫能技術研發的科技力量和資金投入,并將氫能規劃上升為國家能源戰略,相繼發布了氫能相關領域的發展戰略規劃和路線圖。我國也十分重視氫能技術的開發和利用,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(2006-2020年)》、《中國制造2025 (2015-2025)》、《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(2016-2030)》、《“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(2016-2020)》等均對氫能發展作了部署。2019年我國首次將氫能寫入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2020年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(征求意見稿)》將氫能納入能源種類,標志著我國在法律上確認了氫能的能源地位。
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氫能應用技術不斷提高,氫能利用產品的數量迅速增加,我國正逐漸成為世界上氫能利用的主要國家。但隨著應用的普及,氫能應用過程中的安全保障也更為重要,在氫生產、設備制備、儲存、運輸、加注和使用過程中均具有潛在的泄漏和爆炸的危險,在大規模商業化推廣使用前安全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,因此氫安全也將是決定氫能被廣泛使用的前提和條件。由于氫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有壓力等級大(35MPa/70MPa)、比其他礦物然料更具有易燃易爆性、對鋼制管道和設備具有劣化性,易發生氫腐蝕和氫脆等特點,所以氫氣的輸送管路以及密封元件就尤為重要,尤其是密封元件,一般采用非金屬膠圈,往往具有氫脆性,所以在使用之前,進行氫脆驗證就是勢在必行的,是保障氫能源使用過程中安全性的重要一環。
驗證非金屬氫脆性最重要的試驗是“氫相容試驗”,氫相容試驗難度較大,一般依據的標準是ISO 11114系列標準,尤其是在進行EC 79認證時,多采用此標準,目前,國內很少有機構可以進行此試驗,主要難度在于如何快速的實現材料體積和質量的變化測量上,因材料從氫環境中取出后,隨著與空氣的接觸,各項指標會馬上發生變化,所以,快速的測試非常重要。之前,國內的測試一般在德國進行,但因疫情、距離、國情等因素,試驗周期往往很長、費用很高,周期不可控。
中遼檢測(遼寧)有限公司,從2018年就開始對氫能源應用的管道、管路附件、管閥件、非金屬密封材料等產品進行技術研究,目前已經形成了專有檢測技術,研制了專用檢測儀器設備,并具備EC 79認證資質等成果。近期,中遼檢測開展了多項氫相容試驗,檢測方案與檢測結果得到了客戶一致認可,未來,中遼檢測將繼續致力于氫能源領域的檢測技術研發,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資源,期望能與廣大有識之士一起,為我國清潔能源的使用以及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國策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。